孕早期险象环生 花生医疗保胎专家助力安全度过孕期

发布时间:2025-03-19   来源:999健康网    
字号:

游女士(化名)备孕5年终于自然怀孕,但突如其来的阴道出血却让她心生恐慌。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急忙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却听到医生建议她“放弃”这个孩子,选择流产手术。

幸运的是,游女士并没有轻易接受这个建议,而是选择了寻求花生医疗王静怡教授的帮助。在王教授的精心诊治下,她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最终迎来了健康可爱的小生命。

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她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还好她坚定不移地相信王静怡教授。

 

备孕5年首次自怀却遭遇产科难题

 

家住河北的游女士从没想过,“怀孕生子”会成为她人生中最艰难的课题。

结婚5年,她从未避孕,却始终等不来那道象征希望的双杠。2023年,她和丈夫踏上漫漫求子路:先后在北京某生殖中心接受1次人工授精、3次试管婴儿移植,均以失败告终,其中的辛酸和泪水,难以言表。

然而,命运有时也会给苦涩的人生带来一丝甜蜜。

2024年4月,当游女士准备孤注一掷移植最后一枚胚胎时,验孕棒上竟意外浮现出浅粉色的痕迹。那一刻,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这是起猛了吗?!之前做试管都怀不上……”带着忐忑的心情,她冲进医院,血HCG数值证实了她的猜想——她真的怀孕了!

正当全家上下将她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孕40多天时,断断续续的褐色分泌物让游女士心生不祥之感。

她急忙赶赴医院,超声报告上的“宫角妊娠”几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击得她浑身瘫软。

医生沉重的话语更是让她的心沉入谷底:“宫角妊娠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可能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建议终止妊娠!”

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正常子宫体腔一侧角,即子宫体腔与输卵管开口交界部的一侧子宫角处的宫腔内妊娠。按照孕囊生长趋势,宫角妊娠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I型:孕囊绝大部分在宫腔内生长,宫角部外凸不明显,子宫角部肌层破裂风险低,妊娠或可至中晚期。

Ⅱ型:孕囊主要向宫角外生长,宫角部有明显外凸,子宫角部肌层破裂和大出血风险高。

面对医生的建议,游女士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这可是她盼星星盼月亮等到的“宝贝”,上天怎么忍心夺走?丈夫也红了眼眶,提议去北京找保胎方面的大专家多问问,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放弃。

 

花生医疗王静怡教授亲诊打破妊娠僵局

 

就这样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花生医疗朝阳分院的王静怡教授,王静怡教授是资深免疫保胎专家,相比于普通的免疫保胎专家,王静怡教授有30余年产科经验支撑,在处理早产、宫角妊娠、流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常见高危妊娠方面游刃有余,她擅长运用丰富的经验实施预防性保胎措施,有效将潜在风险提前控制。

 

 

在花生医疗北京朝阳分院的诊室里,游女士哽咽着将检查单递给王静怡教授:“王主任,我太想保住这胎了,但医生说继续怀孕就是‘定时炸弹’……”

王静怡教授高度重视游女士的情况,详细询问了她的既往病史、出血情况和疼痛情况,并安排了超声检查。

经过从孕囊位置、血流信号、症状等多个维度的量化评估,王静怡教授对游女士解释道:“

宫角妊娠确实凶险,但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你的情况现在属于‘可控型偏宫角妊娠’,只要密切监测、精准用药,孕囊有很大概率向宫腔回迁。这期间,我们需要用药物抑制宫缩、改善内膜血流,给胚胎创造‘搬家’的条件,同时继续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免疫、内分泌异常等带来的相关妊娠风险。

这番话让游女士的眼睛立刻亮了——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医生说出“风险可控”四个字,像打了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希望和热情,随后,她按照要求完善了免疫相关检查。王静怡教授根据她的检查结果制定了完整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理来降低宫角压力、改善免疫微环境,为胚胎“铺路”。

 

30年产科经验保胎护航顺利分娩

 

王静怡教授还细心叮嘱游女士,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凝血和免疫指标,24小时随身携带急诊联系方式,一旦出现鲜红色出血或撕裂样腹痛,立即平躺并呼叫120。游女士信服地点头,表示回去一定谨遵医嘱,小心保胎。

孕期的每次复诊都像在走钢丝,王静怡教授的诊疗方案随着数据动态化调整。孕8周时,凝血报告亮起红灯,血栓弹力图显示高凝状态。

王静怡教授当机立断调整方案,用药单精确到毫克级,甚至标注了服药时饮水量。

 

 

就这样,在王静怡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孕囊终于完全回归宫腔正常位置。当超声显示这一刻时,游女士抱着丈夫泣不成声。

显示屏上,12周的胎儿正欢快地挥动小手,NT值完美过关,王静怡教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宝贝真的非常聪明。”

随着孕期的推进,王静怡教授的诊疗方案不断调整:针对叶酸代谢基因TT型突变,给予活性叶酸+普通叶酸双倍补充;针对胰岛素抵抗,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管理,将空腹胰岛素降至正常;孕晚期羊水偏少,一条“每日饮水3000ml+静脉补液”的医嘱让指标逐渐回升……

终于,2025年1月下旬,孕39周的游女士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刀划开的瞬间,嘹亮的啼哭声破空而来。3200克的女婴被轻轻放在游女士胸口,温热的触感让她眼眶湿润,心潮澎湃。

事后,游女士说道:“王教授,谢谢您帮我保住了这个宝宝。您不知道,您当时说可以继续保胎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挺高兴的,真怕您也劝我放弃!教授,你怎么总敢于接我们这样的高危病例?”

王静怡教授坦言:“因为我看的不是‘能不能保’,而是‘怎么保才安全’。就像宫角妊娠,我们通过独创的“风险评分表”从多个维度量化评估,用药动态模型根据实时指标调整方案,早期干预将风险降低,这不是冒险,而是用数据和经验编织起来的一张安全网。”

 

*为保护患者隐私,治疗具体进程、时间线以及人名等涉及到隐私部分均已做过模糊处理。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