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士超对话》北大深圳医院张帆:以饮食为主的外因是慢病防治重点

发布时间:2021-07-05   来源:未知    
字号:

栏目介绍

 

由维士数字化健康生活研究院出品公益视频栏目——【维士超对话】,邀请健康、营养、健身、医疗等领域的专家,针对科学饮食、健康等话题输出专业观点,向大众传播合理膳食、科学健康理念。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且呈现出年轻化态势;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 当前我国一半以上成年居民存在超重或肥胖,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的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围绕当前中国居民慢性病现状,本期《维士“超”对话》特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帆,了解当下慢性疾病的成因,以及如何从饮食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实现慢性病的改善甚至逆转。

 

观点一:慢性病患者日趋年轻化,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早识别早预防

Q1

董超:您平时接待的这些患者大概是什么状况?能给我们做一个整体的画像吗?

 

张帆:我的门诊是内分泌代谢疾病门诊,顾名思义就是内分泌疾病和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肥胖、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心脑血管的并发症等。

 

我们的患者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因为有二十几岁的,也有八十几岁的。换句话讲,深圳虽然是个年轻的城市,但是年轻的人也同样患有着中老年人的疾病。

Q2

董超:为什么当前慢性病会呈现年轻化态势?

 

张帆:我觉得多方面原因,内因和外因。内因当然是遗传背景、性别、年龄、种族;但外因特别重要,比如说工作的节奏,睡眠的速度和质量,饮食是否注重,是否有坚持运动,还有压力等外在因素。

 

33年前,我那刚刚毕业,看到的代谢疾病患者大多是60岁以上,而且肥胖的不多。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儿童和年轻人患有肥胖代谢综合征,它的特点就是年轻化了,体重增加多了,然后并发症来得早了。所以我们要切入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才能真正的让这些人早一点的识别预防。

 

观点二:以饮食为主的外因是慢病防治的重点

Q3

董超:您刚才特别提到了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有不少年轻人可能患上了老年病,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外因,想请您再详细的分析一下有哪些排的前几位的外因特别要命,特别影响年轻人? 

 

张帆:所谓民以食为天,首先应该吃得健康,吃得不健康就会带来这样的严重不良结果。吃得健康说起来很容易,但怎么做?比如说有什么样的理念让你知道我现在吃得健康还是不健康?我们做不到。

 

第二个由哪个部门真正指导你去执行日常的饮食计划,我们也做不到,可能住院中有营养师医生帮助,有住院餐提供,但是回家之后我们就很难去执行了。第三个我们看病的时候,医生告诉我这类疾病饮食上面要注意什么,但是回家面对着做饭的时候,仍然是按照原来的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而我认为这些代谢病发生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容易实现健康化。

 

Q4

董超:在您接触的这些中年,甚至未成年的慢病患者当中,有没有特别跟他们特别交流过饮食习惯?

 

张帆:我经常会问一句话,特别是对那些过度超重的青少年、儿童,我会问他们跟谁生活?一般来讲都是跟姥姥、奶奶。这样的隔代亲,姥姥奶奶追着后面去喂孩子吃饭。从小的这种填鸭式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养成了一种高食欲大食量。

 

第二个我会问谁做饭好吃?他会说家里请来的阿姨。请来的保姆她一定要让你吃得满意,所以这种色香味的满意可能就隐藏着不健康,有可能是高盐高油的。所以说,做饭和喂饭的人,一定要有健康饮食的意识和技术才行。

 

胖不仅仅是影响美观,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代谢综合征这类疾病,那代谢综合征胖的背后是什么?血糖、血脂、血压三高,还有动脉硬化、肝脏、肾脏、心脑肾的损害,甚至于肿瘤的风险跟肥胖也有关系。

 

Q5

董超:您刚才谈及慢性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因为工作、饮食等生活方式原因,这两类原因的比重大概占比多少?

 

张帆:这两个原因的比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WHO(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说法,它认为在慢性疾病的发生中,遗传背景占17%,生活方式占65%,这样测算就比较精确了。

 

观点三:精准均衡的饮食可以实现慢病的改善甚至逆转

Q6

董超:在饮食管理中有一些误区,比如有人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就将含糖的东西一概都拒之门外,您怎么来评价这样的误区?如果说我们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您有什么建议?

 

张帆:我认为糖尿病没有不能吃的,只有是不是吃得合理——吃哪些更优,吃哪些更不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吃得过于绝对”这样一个习惯。其实我们中医的文化讲究阴阳平衡,在生活方式的管理上,特别需要强调科学的平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谷物,少吃红肉,少一点的盐,少一点直接的单糖,然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保持平衡,这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从饮食的指导上,对于糖尿病的血糖管理,除了平衡膳食之外,我们会让他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多一点,高GI(升糖指数)的食物少一点,这样给他更精准化个体化的管理。

 

对于已经有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的患者,我们会精准到哪一种食物吃多少个,哪一种食物的比例怎么搭配,甚至于他应该怎么去烹饪,等等。

 

慢性并发症也有一个临床聚类,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器官功能不好的带来的疾病,这一类人我们要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这些人很难去停药;还有一部分人的成因是跟增龄、体重增加还有代谢增和增组分有关的,它的背景就是胰岛素抵抗的生活方式不好,这类人群是可以通过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塑,让他的慢性病得到部分逆转或全部逆转。

 

由于医疗资源和患者的意识有限,社会上有很多病人需要介入长期管理和处方,我们能覆盖到的患者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社会应该是要有一些机构参与进来,帮助医生对慢性病患者实行日常管理。

 

观点四:数字化精准饮食介入慢病防治领域,真正做到医食同源

Q7

董超:维士数字饮食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它做的数字配餐,在慢性病饮食管理也是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在科学饮食和精准饮食方面,近年来在您的研究领域关注得多不多?您怎么评价这方面的工作?

 

张帆:我特别欢迎有这样的社会机构能够参与,特别是他们有很好的idea。像我们是在医疗模式下要把慢病人群管好,而维士的角度是通过大数据要把慢病人群管好,这两种模式是互补的。

 

单靠医生一群人实际上能力是不够的,我特别希望有这样的有情怀的故事企业,能够至少先把深圳居民的膳食改善起来,让他们知道可操作数字化配餐实现。那么居民的健康饮食就通过输入他们的身高体重或某些临床指标来获取适合他们的饮食方案,这个大大节约了医生沟通的成本,我也特别期待这样的公司能够真正跟我们医疗合作,或者是接纳我们医疗的数据,我相信他能够帮到更多的社会人。

 

Q8

董超:就慢性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来讲,医疗机构和维士这样的企业,具体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张帆:从现在来讲,我们应该切入的是数据的输入,把慢病人群的疾病特点、指标特点等给到维士的平台,让平台在我们医生和营养师的算法中实现:输入几个数字,出来一个健康职业的饮食食谱,我们也叫营养处方,前端患者可以看到处方中每类营养元素的比例,三餐怎么样分配;后面是中央厨房去落实。

 

先期需要我们给它支持,让它在营养处方上实现智慧化。那么反过来,我们再希望把我们临床中的经验指导病人的个体化,再给到这个平台,在营养处方的计算上深度学习。

 

未来我也希望每一周有21甚至于28种的搭配,让患者每日3~4餐都是不重样,内容更丰富,一定要让患者能够喜欢,他们才能够坚持。

 

最后我也想说,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的健康饮食可不是不好吃的饮食,我们的健康饮食一定是又好吃又健康,让大众能够受惠,真正做到数字化的医食同源。

 

Q9

董超:5月22号,维士数字饮食和健康160签署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健康160是一个大型的互联网综合健康服务平台,今后维士数字饮食也会作为一个经典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上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服务大众。对于这种方式精准饮食服务于慢病管理,通过这样的平台服务,您怎么来评价?您怎么来分析它的作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指导?

 

张帆:维士与健康160达成战略合作,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意义。第一个意义,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体检,但体检后出现的问题谁来去承接管理呢?我认为双方的这样一种战略合作能够让体检后实现生活方式管理、特别是饮食管理中产生积极作用。

 

第二个意义,在健康160这样一个大型互联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承载了大量有就医计划的病人及其家属,维士可以为他们提供第一步的支撑,使得这部分人群能够在这样一个平台中迅速对接到适合他们的个性化的健康饮食。这两个作用可能正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最大的价值,我非常期待。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